和书画有关的四字成语
【琴棋书画】:qín qí shū huà,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断缣尺楮】:duàn jiān chǐ chǔ,断缣:残缺不全的画幅;楮: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画等。
【铁画银钩】:tiě huà yín gōu,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银钩铁画】:yín gōu tiě huà,钩:钩勒;画:笔画。形容书法刚键柔美。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法。
【较若画一】:jiào ruò huà yī,指明确一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画荻教子】:huà dí jiào z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作谓语、定语;指教子有方。
【尺二冤家】:chǐ èr yuān jia,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作宾语、定语;指求画者。
【斠若画一】:jiào ruò huà yī,公平持正;整齐画一。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断缣寸纸】:duàn jiān cùn zhǐ,指残缺不全的书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画等。
【画野分疆】:huà yě fēn jiāng,指划分疆域而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较如画一】:jiào rú huà yī,指规章法令一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文房四艺】:wén fáng sì yì,指琴、棋、书、画。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天开图画】:tiān kāi tú huà,上天展示出来的图画。形容秀丽的自然景色。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沉雄古逸】:chén xióng gǔ yì,沉雄:深沉雄健;逸:超迈。形容书画风格沉毅雄健,古朴飘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画等。
【画沙印泥】:huà shā yìn ní,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画笔法。
【尺幅寸缣】:chǐ fú cùn jiān,指小幅书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画。
【书画卯酉】:shū huà mǎo yǒu,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正点背画】:zhèng diǎn bèi huà,元时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作点,书尾作钩,表示无增减伪造,然后令供状人在书背画押。也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如锥画沙】:rú zhuī huà shā,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作谓语;用于书法。
【画符念咒】:huà fú niàn zhòu,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今人难以索解。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迷信活动。
【锦囊玉轴】:jǐn náng yù zhóu,①玉轴装裱,盛以锦囊。指对书画作品的珍爱宝藏。②借指名贵的书画作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画作品。
【古色古香】:gǔ sè gǔ xiāng,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作定语、宾语;形容艺术品等。
【画土分疆】:huà tǔ fēn jiāng,指划分疆域而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画蚓涂鸦】:huà yǐn tú yā,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作宾语、定语;用于作品或自谦。
【压卷之作】:yā juàn zhī zuò,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作主语、宾语;用于书画等。
【润笔之绢】:rùn bǐ zhī juàn,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金题玉躞】:jīn tí yù xiè,金题:用泥金书写的题签;玉躞:系缚书卷的玉别子(又称“插签”)。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籍等。
【银钩虿尾】:yín gōu chài wěi,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书符咒水】:shū fú zhòu shuǐ,书:画;符:符箓;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宗教等。
【祝发文身】:zhù fā wén shēn,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金壶墨汁】:jīn hú mò zhī,指极其珍贵罕见的书画用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吴带当风】:wú dài dāng fēng,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画瓦书符】:huà wǎ shū fú,旧时迷信,在瓦上画图像,在黄表纸上画符箓,所说可以驱鬼避邪。泛指各种迷信活动。
【望梅阁老】:wàng méi gé lǎo,比喻徒有虚名之官。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应天三绝】:yìng tiān sān jué,应天寺有三绝,即人的画、诗、书法三者俱佳。
【笔精墨妙】:bǐ jīng mò miào,笔触精到,着墨巧妙。形容书法、绘画、诗文等的技法巧妙,笔意精微。
【兔起鹘落】:tù qǐ hú luò,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作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画策设谋】:huà cè shè móu,筹划办法,图谋计策。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翔鸾舞凤】:xiáng luán wǔ fèng,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凤凰翩翩起舞。比喻书画用笔生动矫健。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风骨峭峻】:fēng gǔ qiào jùn,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作谓语、定语;指人或诗画作品。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残编裂简】:cán biān liè jiǎn,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作宾语、定语;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什么如什么一成语
较如画一
[jiào
rú
huà
y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指规章法令一致。
出
处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例
句
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
★《梁书·武帝纪上》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较若画一
百科释义
较如画一是一个成语,意思指规章法令一致,出自《汉纪·惠帝纪》。
什么若什么什么成语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有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若即若离、若有若无、若存若亡。
1、若隐若现,读音是ruò yǐn ruò xiàn,汉语成语,释义是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译文:很惊讶,正要询问,只见那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转身之间已经上床。
2、若明若暗(ruò míng ruò àn),解释为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出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3、若即若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ruò jí ruò lí,解释为好像靠近,又好像疏远。形容跟人的关系不很紧密。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4、若有若无,读音ruò yǒu ruò w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出自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译文:若有若无,半真半假,最最悦人心目,开阔人们性情。真是天地间一妙境。
5、若存若亡(ruò cún ruò wáng)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自《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译文:上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努力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自己以为已经把握了,不愿意往实践,光动嘴,不动手。
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实在“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第四个字是一的成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一的成语60:
【百不得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当一】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百不获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背城借一】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百喙如一】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表里不一】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百无失一】百: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报效万一】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参差不一】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纷纷不一】纷纷:多又杂乱。意见多而且各不相同。
【归十归一】指有条有理。
【耕三余一】耕种三年,节馀一年的粮食。
【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合两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同“合二为一”。
【毁誉不一】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九九归一】归根到底。
【讲若画一】讲:和;画一:整齐,统一。协调,整齐划一。
【斠若画一】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较若画一】指明确一致。
【较如画一】指规章法令一致。
【民心不一】老百姓思想不一致。
【良莠不一】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同“良莠不齐”。
【凭城借一】背城借一。指与敌决一死战。
【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群居和一】指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齐整如一】整齐一律。
【融合为一】渗透整个物体,合为一个整体。
【十不得一】十件事中,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比喻费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
【十不当一】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始终若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同“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天下为一】指国家统一。
【万不耐一】耐:通“能”。一万个人里也找不到一个。形容人才极其难得。
【万不失一】形容绝对不会出差错。同“万无一失”。
【惟精惟一】指精纯专一。
【万无失一】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未知万一】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相与为一】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以备万一】万一:可能性极小的变化。事先做好周密防备,以防止万一发生变化。
【瑜百瑕一】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以防万一】万一:意外变化。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
【言行抱一】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言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言行若一】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有一得一】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众多非一】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众口如一】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整齐画一】画一:一致。形容有秩序,不凌乱。
【整齐划一】有秩序,协调一致。
【终始若一】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终始如一】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知行合一】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参考资料: 成语大全
带有“若”的成语有哪些?
若有所失、爽然若失、较若画一、大智若愚、噤若寒蝉、浮生若梦、意气自若、寂若无人、言笑自若、神情自若
带有“若”的成语有:
1、若有所失
拼音:ruò yǒu suǒ shī
释义: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2、爽然若失
拼音:shuǎng rán ruò shī
释义: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3、较若画一
拼音:jiào ruò huà yī
释义:指明确一致。
4、大智若愚
拼音:dà zhì ruò yú
释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5、噤若寒蝉
拼音:jìn ruò hán chán
释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6、浮生若梦
拼音:fú shēng ruò mèng
释义: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7、意气自若
拼音:yì qì zì ruò
释义: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8、寂若无人
拼音:jì ruò wú rén
释义: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9、言笑自若
拼音:yán xiào zì ruò
释义: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10、神情自若
拼音:shén qíng zì ruò
释义: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若()()
共188个
爱才若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之若命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安之若素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昂昂自若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昂然自若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傍若无人 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背若芒刺 犹言芒刺在背。
被宠若惊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避之若浼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辨若悬河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炳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炳若日星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同“炳如日星
不绝若线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灿若繁星 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怅然若失 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沉痼自若 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齿若编贝 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宠辱若惊 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从恶若崩 崩:倒塌。学坏像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从容自若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从善若流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同“从善如流”。
寸阴若岁 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嗒然若丧 形容懊丧的神情。
大辩若讷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大巧若拙 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大喜若狂 高兴得几乎发狂。
大勇若怯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大直若诎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同“大直若屈”。
大直若屈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大智若愚 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呆若木鸡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洞若观火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恩若再生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风雨时若 指风调雨顺。
奉若神明 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浮生若梦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甘之若素 若素:就像往常一样。虽然遭受不平,但甘愿承受,就像平素一样。
肝心若裂 比喻极痛心。
功若丘山 功:功绩。若:像,如同。功绩像山一样。比喻功绩非常大。
狗彘不若 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固若金汤 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归之若水 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形容人心所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化若偃草 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欢若平生 像平素久以相交一样地欢乐。
欢喜若狂 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
欢欣若狂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涣若冰释 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涣若冰消 犹言涣然冰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恍然若失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疾恶若雠 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嫉恶若仇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同“嫉恶如仇”。
寂若无人 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交淡若水 指道义上的往来。
矫若惊龙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矫若游龙 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较若画一 指明确一致。
斠若画一 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进道若蜷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
进道若踡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
进道若退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惊喜若狂 形容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敬若神明 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举国若狂 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举棋若定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举止自若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举重若轻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口若悬河 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口壅若川 比喻禁舆论之害。
旷若发蒙 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烂若披掌 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
烂若舒锦 形容文辞华丽。同“烂若披锦”。
冷若冰霜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寥若晨星 寥:稀疏。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燎若观火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了若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料敌若神 料:预料。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凛若冰霜 凛:冷。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凛若秋霜 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履险若夷 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同“履险如夷”。
茫然若失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门庭若市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面若死灰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邈若河汉 形容奇异怪诞之极。
邈若河山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邈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命若悬丝 比喻生命垂危。
目若悬珠 眼睛象一对悬挂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判若鸿沟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判若两人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判若水火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判若天渊 高低差别就象天空和深渊那样悬殊。
判若云泥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旁若无人 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翩若惊鸿 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其应若响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弃若敝屣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契若金兰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轻若鸿毛 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同“轻于鸿毛”。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求知若渴 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趋之若骛 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趋之若鹜 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人生若寄 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同“人生如寄”。
若敖鬼馁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若敖之鬼 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
若崩厥角 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若不胜衣 形容身体羸弱,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
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若合符节 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若即若离 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若离若即 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若卵投石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
若明若暗 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若明若昧 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若烹小鲜 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若丧考妣 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若涉渊冰 比喻处境艰险。同“若涉渊水”。
若涉渊水 比喻处境艰险。
若释重负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若无其事 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若隐若显 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若隐若现 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若有若无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若有所丧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若有所失 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若有所思 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若有所亡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同“若有所丧”。
色若死灰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少成若性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
深藏若虚 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象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神情自若 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神色自若 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神意自若 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同“神色自若”。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始终若一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同“始终如一”。
势若脱兔 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视若儿戏 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视若路人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视若无睹 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视死若归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视死若生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
视险若夷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同“视险如夷”。
爽然若失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泰然自若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谈若悬河 犹言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谈笑自若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坦然自若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惘然若失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危若朝露 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闻宠若惊 犹言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夕惕若厉 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向若而叹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
心若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欣喜若狂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行若狗彘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行若无事 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虚怀若谷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悬若日月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言若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同“言类悬河”。
言笑自若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言行若一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晏然自若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夷然自若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怡然自若 喜悦而无拘无束。
意气自若 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隐若敌国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印累绶若 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优游自若 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雨旸时若 指晴雨适时,气候调和。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昭然若揭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知子莫若父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指挥若定 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置若罔闻 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终始若一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诸若此类 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
成语()()()一
百不当一
百不获一
百不失一
百喙如一
百里挑一
报效万一
背城借一
表里不一
表里如一
纷纷不一
归十归一
合而为一
合而为一
合二为一
合两为一
毁誉不一
较若画一
斠若画一
九九归一
凭城借一
十不当一
始终如一
始终若一
说一是一
天下第一
万不失一
惟精惟一
未知万一
相与为一
心口不一
心口如一
言行抱一
言行不一
言行若一
终始如一
终始若一
众多非一
众口如一
成语一什么画什么
整齐画一 [zhěng qí huà yī ]
基本释义
形容有秩序,不凌乱。
较如画一、
斠若画一、
画一之法、
一画开天、
较若画一、
讲若画一、
整齐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