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七世(亨利七世和伊丽莎白)

作者:tvf2h 日期: 分类:作文 浏览:26
本文导读目录:

亨利七世

亨利七世(Henry Ⅶ,1457—1509),英国都铎王朝的缔造者。他在消灭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君主专制政体和发展英国经济等方面均有重大成就,是英国历史上少数有作为的君主之一。

1457年1月28日,亨利出生于威尔士西陲彭布鲁克堡的都铎家族。都铎家族同当时的王族兰开斯特家族关系密切。亨利的父亲里士满伯爵爱德蒙·都铎是国王亨利六世的同母异父弟,母亲玛格利特·波福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后裔。由于先辈的婚姻不符合封建王位继承条例,因此, 兰开斯特王位的继承权, 对亨利来说,几乎是无份的。

亨利的青少年时代备尝忧患。在他出生前两年,玫瑰战争爆发,都铎家族站在兰开斯特家族一边同约克家族作战。当亨利出生时,父亲已去世两月,此后不久,母亲改嫁,叔父彭布鲁克伯爵贾斯珀收养了他。 战争的进程对兰开斯特家族愈来愈不利,1461年春,约克王朝取代兰开斯特王朝。约克君主爱德华四世对残余的兰开斯特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攻击,小亨利不得不跟随叔父流浪移徙。1468年,最后一个兰开斯特城堡陷落,亨利落到约克党人手中。直到1470年亨利六世复位,他才重新回到叔父身边。1171年,爱德华四世卷土重来,将兰开斯特家族中包括亨利六世在内的重要人物屠戮殆尽,于是,袭封为里士满伯爵的亨利便成为唯一有权利继承兰开斯特王位的人物。他被叔父带着逃往法国,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活。

亨利在战争和颠沛流离生活中逐渐锻炼成为勇敢的战士和干练的政治家。他在法国招聚人才,组织军队,等待时机。1483年,爱德华四世去世,约克王朝发生内讧,亨利企图乘机进军英国。由于爱德华四世之弟理查三世篡夺王位并迅速平定内乱,亨利的计划落空。接着,他以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结婚为条件,同反理查三世的约克党人结成了联盟。1485年8月,亨利在法王查理八世的支持下,率领军队在威尔士西陲的米耳福港登陆,向英国东南部进军。8月22日,亨利的军队同理查三世的大军决战于博斯沃思,由于理查三世为人十分残暴,他的军队大量倒戈。亨利轻易地取得了胜利,杀死理查三世。他乘胜进入伦敦,于10月30日加冕为王,称亨利七世。这一既成事实在11月初得到国会的承认。1486年1月,亨利七世同伊丽莎白结婚,这一联姻象征着红白玫瑰家族的结合,对于消弭封建党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长期战乱之后建立起来的都铎王朝,仍然面临着动荡的局势,反对亨利七世的约克党势力仍很强大,并受到欧洲列强的支持。对于约克党人的暴乱,亨利七世兼用镇压与宽容的政策。他改变了过去的捕杀战败者,没收其土地财产的做法,代之以怀柔抚绥,收到了瓦解敌营,安定社会秩序的效果。

在所有暴乱中,以1491年开始的珀金·沃比克之乱对亨利七世的威胁性最大。沃比克诡称是爱德华四世的幼子理查,先后得到勃艮第、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和苏格兰的君主的支持,三次攻入英国,引起了全国震动。亨利七世用强有力的外交手段绝其外援,剿抚结合的措施断其羽翼, 经过六年战斗, 终于敉平叛乱,俘获沃比克,两年后处死。此后,国内秩序逐渐稳定。

在巩固都铎家族王位的同时, 亨利七世竭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他把国会视若仆役,只是在需要国会批准自己决定的法令或税收时才行召集。在他统治的最后12年中,仅仅召开过一次国会。他依靠旧有的御前会议治理国家。但一反从前的会议中的枢密官全由贵族充任的传统,他遴选了一批教士、市民和乡绅的代表人物参加会议,从而削弱了旧贵族的影响。亨利七世对地方割据势力进行沉重打击,加强了北方法院和威尔士法院的权力;明令禁止贵族蓄养家臣、家兵,平毁贵族城堡;扩大旧有的治安法官的权限,治安法官执行御前会议制订的政策,维持治安、审理案件,使乡绅阶层在地方上的政治势力大为增长。他在御前会议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宫的“星室”设置了一个听取臣民申诉、监察官吏并及时处理非常案件的机构,这一机构在亨利八世时期发展成为权力很大的“星室法院”。亨利七世曾颁发过禁止圈地和惩治流浪人的法令, 这种法令在英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反映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进程的加速。

亨利七世努力改善王室财政。他不仅继承了两王族的地产,夺回了从十四世纪中期以来王室失去的地产,还没收了许多旧贵族的土地,使王室成为英国最大的地主,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贵族富埒王室、因而觊觎王位的状况。他于旧有的财务署之外,另在国王宫廷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财政事务,管理王室地产,收取他作为英国最高封建领主的多项特权收入、法国贡金和国会批准的税款。亨利亲自监督它的工作,检查账目,王室收入迅速增长。

亨利七世所采取的重商主义政策很受人称道。他保护国内工业,鼓励出口;禁止外商在英国购买非成品呢绒,限制外商特权,调整关税比值;给“商人冒险家协会”颁发特许状,使之同汉萨同盟竞争;通过外交谈判达成有利于英国工商业的商约。他大力支持航海业,开创了给建造大船者颁发津贴的先例;恢复“航海法”,规定某些货物必须用英国船舶运输。他建造过六艘船,其中的第一艘军舰被命名为“伟大的哈利号”,为英国海军奠定了基础。他奖励海外探险,向约翰·卡波特颁发探险特许状,当1497年卡波特发现纽芬兰等地后,他厚给赏赐,并授予“海军上将”的称号。这些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

亨利七世的财政政策和工商业政策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在他的统治期间,王室年收入增长一倍多,不仅还清了他入主英国前后欠下的大笔债款,还能将许多金钱贷给外国君主和本国的商人、企业家。据估计, 他留下的遗产在100万镑以上, 这在当时是惊人的数目。

亨利七世不仅精于治国,而且是干练的外交家。其外交政策旨在争取欧洲列强承认都铎王朝,避免卷入国际战争,促进英国对外贸易。他先后同丹麦、佛罗伦萨、尼德兰签订了商约,还于1492年同法国签约,以对于法国合并布列塔尼公国不予干涉为条件,换得了法国的巨额补偿金和对他王位的承认。1501年,他通过王室联姻换取了西班牙的商业让步和大笔金钱。1502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四世同亨利七世的长女玛格利特订婚,为后来不列颠的统一铺下了基石。150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的长孙查理同亨利七世的女儿玛丽订婚,标志着都铎王朝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但是,亨利七世对爱尔兰采取的高压政策遭到挫折,失去了英国历史上一个解决爱尔兰问题的较好机会。亨利的外交政策收到了巩固都铎王朝和增加国家财富的效果。

1509年4月21日,亨利七世病逝于里士满宫,享年52岁。

作为英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最高代表,亨利七世不可避免地有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对人民剥削加剧,曾因此激起民愤,以致于亨利八世即位时不得不处死他的财政官员以谢天下。另外,在外交方面,滥用王室联姻政策,也受到指摘。但是,他仍不失为一位很有特点的历史名人。这是由于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抓住了英国人民久乱思治、久动思静的思想,采取了发展工商业、与民休息的政策,紧紧依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和市民上层,灵活地调整政策。他大胆重用出身微贱或来自敌营的人才,一些市民、农民上层人物甚至被封为贵族,这些都是他成功的原因,唯其如此,后来的许多政治家将他奉为圭臬。伟大的英国哲学家佛兰西斯·培根也称他为“智者的奇迹”。

亨利七世成为英国国王之后,是如何在乱世中开创盛世王朝的?

亨利七世在成为英国国王之后,首先就是加强了自己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建交,而且在这个时间段它提升了自己国家内部的经济贸易,促进了国家内部的整体军事实力发展,而且在后续过程当中他也非常懂得以战养战。

亨利七世是什么样的国王?

亨利七世在战争和颠沛流离中锻炼成为勇敢的战士和政治家。他在法国招聚人才,组织军队,等待时机。1483年,爱德华四世死了,约克王朝发生内讧,爱德华四世之弟查理三世篡夺了王位。亨利以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结婚为条件,和反对查理的约克人结成联盟。在法王的支持下,亨利率军打进英国,杀死了查理三世,于1485年10月30日加冕为王,称享利七世。

亨利七世是个能干的国王。 他精于治国,也善于外交。在他统治期间,由于他能顺应历史潮流,抓住了当时英国人民久乱思治、久动思静的思想,采取了发展工商业、与民休息的政策,紧紧依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和市民上层,大胆起用出身微贱或来自敌营的人才,因而使他能在建立君主专制政体和发展英国经济等方面都取得巨大的成绩,使他成为英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明君之一,为历史学家所称颂。

英国都铎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七世给英国带来了什么?有哪些成就?

说起亨利七世,估计很多人都不熟悉。这是英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是都铎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七世是英国历史上及其富有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有些人说他是一位贤明的国王,但也有人说他非常的吝啬阴冷刻薄。那么亨利七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一生又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又有哪些成就呢?接下来就随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亨利七世所在的时期刚好处于英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刻,也是英国整个封建社会变革的开始,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当一种新事物出生以后,它总是会和旧事物产生冲突和摩擦,在封建势力庞大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萌芽总是和封建贵族处于敌对状态,而亨利七世也常常会扮演调停人的角色。

玫瑰战争的终结者

英国历史上的玫瑰战争可以说堪称是贵族绞肉机,大量的贵族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掉。在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由于英国在侵略法国期间受到了失败,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损失之下,英国王室后裔划分为两个阵营,即以红玫瑰为族徽的兰开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为族微的约克家族,于是贵族们不得已纷纷开始站队,并且最终爆发了长达三十年的玫瑰战争。这次战争的出现,消耗了大量以武装和军事职能为主要力量的传统封建贵族,奠定了和加速了英国封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并且这场战争和曾经的中世纪战争相比也有着巨大的不同,那就是它的战争目的是完全是为了争夺国家控制权,而并非曾经的封建王朝为了掠夺财产和争夺土地等需求。

另外这次战争的博弈双方只针对王室以及封建贵族,英国的平民百姓基本上没有参与其中,所以说对整个国家的生产和经济并未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玫瑰战争虽然持续长达三十余年,从实际交战情况来看,在双方的十七次交锋中,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总过只有100天左右的时间,而国王则换了五个,一直到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为了巩固当时不稳定的王权,亨利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采取了和约克家族联姻的方式,将爆发冲突的两个家族结合起来,进而结束了战争,并且创造了封建集权下的君主专制政体,将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进行了重新的塑造,而这就是他最为重要的历史功绩,那么亨利七世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巩固自己的王权呢?

都铎王朝统治阶级基础的奠立者

亨利上台以后,开始持续的打击传统封建贵族的残余势力,以此来争取新兴贵族以及资产阶级的支持。比如强制解散传统贵族身边的大量私人武装,并禁止他们养太多的扈从,而由于玫瑰战争的大量军事消耗,让传统贵族在这个虚弱的时期往往无力抵抗国王的政策。同时,亨利七世还积极和大量的提携市民阶层中的上层人物,这些新的资产阶级往往拥有大量的土地并且进行过很多成功的商业活动,亨利七世和很多大商人借此建立了很好的私人关系,并且争取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另外由于当时很多低级贵族和自耕农也在大量的从事商业互动,如当时的骑士,这些低级贵族由于在商业活动中获得了稳定的收益,逐渐丧失了他们曾经的军事属性,他们也都向往着和平的生活,而亨利七世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继续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在变化。在英国南方活动频繁的罗拉德教派中蕴含了大量德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以及低级贵族,亨利七世同样给予他们宽泛的政策。

所以总结看来,亨利七世除了对传统的封建贵族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政策以外,对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以及新的市民阶层,包含手工业从事者等等都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并都获得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这也成为了他开创都铎王朝的基石。

偏爱商业的国王

说亨利是个吝啬鬼,这其实也没太大的错误,其实这里面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他喜欢敛财,二是他非常抠门。亨利七世即位的时期正是英国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当时欧洲各国都掀起了寻找黄金的热潮,而亨利也不例外。同时他对于前任国王管理财政的方法非常的不满意,他认为他的前辈们所管理的财富都是脆弱的。为了增加王室的财政收入,他增添了很多方法,除了各地郡县的固定财政税收以外,他还以此换取国王的保护为借口,强迫商人向他借高利贷,他还通过惩罚贵族,让贵族通过高昂的罚金来赎罪,同时战争也是国王增加收入的一种方式。在亨利死去的时候,他给后世君主大概留下了超过两百万英镑的财富,这相当于英国十五年的财政收入,这笔巨额资金为后世之君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呢绒产业是当时英国的黄金产业,为了获得资产阶级的支持,亨利七世大力发展呢绒相关的产业,并且帮助他们拓展海外贸易市场,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他还禁止优质羊毛出口。同时为了他还恢复了和尼德兰之间的贸易往来,之前因为两国都有呢绒产业,为了保护本国各自的产业,尼德兰和英国都禁止了从对方国家进口呢绒,这在亨利七世时期得到了恢复,并且由于一系列政府的支持,造成尼德兰呢绒产业的迅速衰落,比如英国颁布了一些吸引尼德兰手工业从业者来英国就业的优厚政策。

汉萨同盟一直是盘踞在英国的商人阶层的吸血鬼,英国的粮食、呢绒、矿石以及大宗商品等进出口贸易都被汉萨商人所垄断,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亨利七世鼓励本国商人同汉萨同盟做斗争。此后,伦敦的商人们开始和汉萨商人们抢夺对外贸易的利益,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呢绒的出口量在1354年仅仅只有4700匹,到了1539年达到了10万匹以上,这是质的飞跃。

同时由于资产阶级们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财富迅速增加,激活了城市的商业聚集点,很多羊毛商和呢绒商人都被封为新贵族,当然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王朝的支持者,说亨利七世是商人国王也不为过了。

海上霸权的奠基者

虽然亨利七世在财政上很吝啬,但是他在发展英国的航运产业方面却是相当的慷概,英国对造船业的奖励酒开始于亨利七世,并被后世君主所继承。英国曾经的海运船只吨位小,数量少,据资料统计,1439年英国的运兵船仅仅只有11艘,吨位仅仅在200-300吨左右,这对于一个四周都是海洋的国家来讲,未免过于寒酸。亨利七世上台以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凡是建造船舶的吨位在100吨以上的,每吨都会又5先令补贴。这个政策大大的推动了当时英国的造船行业,并且很快取得了成效。比如第一艘军舰“伟大的哈利号”。

并且亨利七世积极的鼓励对外航海之路的探索,但是受制于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外势力的强大,亨利七世除了给予本国冒险者签发相关航海证明文件和口头支持之外,在物质上支持确实较少。但不管怎么说,亨利七世对新航路的探寻和开辟是持鼓励态度的,并随着英国实力强大以后,航海贸易在后世越发普遍,并且成为了英国王室的主要财政来源,他在位期间,英国冒险者航行到了北美地区,而他鼓励的造船业和商业贸易,都为后世伊丽莎白打败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奠定了基础。应该说,英国的海上霸权,开始于亨利七世建造的第一艘军舰“伟大的哈利号”。

常备军的首创者圈地运动的反对者

可以说,从亨利七世开始,是英国开始从传统的大陆政策的国家逐步转向海洋贸易型国家的开始。首先是自从亨利七世为了防止封建贵族再次拥兵自重,强制打压和解散了他们手底下的私人武装。而为了加强王室的安全,和节约财政开支,亨利七世仅仅建设了一支三百人左右的小军队,并且这支常备军是英格兰历史上的第一支常被军事力量,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的常备军是非常少的,这又是为何呢?

1,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国内和平时间比较多,如果增加一支常备军会拥有不必要的开支。

2,英国封建君主专制在制度上和其他国家也本身有不同之处,如果建设常备军,新贵族和资产季节会通过国会遏制预算,所以这种行为不容易通过。

3,英国的农奴制废除非常早,而且自耕农数量很多,也就意味着兵源数量充足,并且随时可以召集。

4,从亨利七世开始,英国对欧洲大陆国家都开始实行大陆均衡政策,也就是说不希望哪个国家过于强大,并且都尽量避免参与大陆上的直接战争,既然不参展了,有无常备军也就无所谓了。所以这些问题中所蕴涵的缺陷也为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能够快速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

并且亨利七世还是反对圈地运动的君主,因为当时的圈地运动消灭了大量的自耕农,而自耕农就是英国常备军的兵源,如果任意发展,英国哪里找兵源呢?另外,虽然当时的英国的工商业和资产阶级开始逐步兴起,但是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依然来自农民,而圈地运动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这也意味着国家的税收来源大大减少,并且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导致的农民起义也不得不引起君主的重视。

亨利七世骑墙派的实质

说亨利七世是个多面性的人物不如说他是个骑墙派,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对于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无非是互相利用和牵制,但他的这种手腕符合当时的国内政治格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同时由于亨利七世以及后世之君都能过够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工商业活动和相关利益,并且能够给予在国外的臣民进行保护,所以亨利所代表的都铎王朝被视为各个阶级所代表的商业繁荣的保证,并加以拥护。

而亨利以及他的后任君主之所以花大力气的支持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其主要目的也是这些阶层所开展的工商业活动和海外贸易能够带来大量的税收,巩固王朝的统治,并让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朝着更适合封建君主专制的道路上前进。

结束语

综合来看,亨利七世在位时期的总体政策是好的也是积极的,并且能够给后继之君带来帮助。但他也有阴暗刻薄的一面,这可能跟其年幼时漂泊动荡的生活经历有关系。比如他设立的“星室法庭”是专门用来审判反对他的贵族以及造反的农民,有点类似于中国明朝的锦衣卫,同时他对自己的子女也很冷酷,比如为了拉拢西班牙而让自己的儿子亚瑟取了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为妻,在亚瑟早逝以后为了保持与西班牙的联络,又让自己的小儿子娶了自己的嫂嫂凯瑟琳,也就是后来的亨利八世,这也引发了后面亨利八世长达十几年的离婚大案。

所以说,亨利七世所做的所有事情看似冷酷无情,不守常规,但还是能够给国家以及人民带来整体的利好,这位多面性格的君主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实更多的体现出了新兴资产阶级所具备的冒险精神和清教徒般的节俭美德。他作为都铎王朝的奠基人,所具备的历史功绩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亨利七世在位时都铎王朝的政局怎样?亨利七世的历史事迹及评价

亨利七世(英文:Henry VII)(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名叫:亨利·都铎,是英格兰国王,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的建立者。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亨利·都铎是亨利六世的同母异父弟弟艾德蒙德·都铎和马格丽特·博福特郡主的儿子,在法国布列塔尼流亡长大,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

1485年8月,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战役打败理查三世,随即称王即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亨利七世任内奖励工商业发展,有贤王之称。

王权统治

1485年10月30日,享利·都铎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加冕典礼,享利·都铎的继父托马斯·斯坦利穿着昂贵的黑貂皮长袍,把国王剑从伦敦塔送到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托马斯·斯坦利并没有参与把他的继子推上王位的战斗,但他却因期待观望而得到了丰厚的奖赏,他的爵位上升到了伯爵。

加冕典礼后召开了国会,贵族议员们把享利·都铎当做从暴君手中拯救黎民百姓的第二位约书亚(继摩西之后的犹太国王)来欢迎,并非常快通过法令,宣布英格兰的王位由享利·都铎及其子孙世代相传。

为了缓和政治矛盾,并加强自个成为英王的合法性,1486年1月18日,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亨利七世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举行了结婚典礼,他们原本就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亨利七世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平息了对其继位的争论,更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联姻,结束了蔷薇战争(玫瑰战争)。并将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合并组成都铎王朝的王徽,红白"都铎玫瑰"。

平息叛乱

亨利七世即位初期,主要精力就是全力消灭约克朝的旧势力,消除对王位的威胁,巩固自个的统治。他在迎娶伊丽莎白公主的同时,将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的儿子,沃里克伯爵爱德华抓了起来,把这位年仅十岁的贵族关在了伦敦塔中。

1487年,在博斯沃思之战两年后,一个名叫兰伯特·西姆内尔的人自称是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并发动了叛乱。实际操纵这场叛乱的人是过去被理查三世指定为继承人的林肯伯爵。1487年6月16日,亨利七世发动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这位假爱德华的叛乱。

1491年,一个法国商人,得到法国和苏格兰支援,自称是爱德华四世的次子约克公爵理查,起来反对亨利七世。这位假理查,得到西欧各家君主的认可,因此对亨利七世的威胁极大,假理查曾三次入侵英国,直到1497年,才得以平定,假理查被抓获。1499年1月,假理查被处死。两天后,被关押了十四年之久的真正的沃里克伯爵爱德华,也被亨利七世下令绞死,至此,约克家族的男性绝嗣。

结盟联姻

亨利七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多有所出,其中四人活至成年,他们是长子亚瑟、次子里奇蒙公爵亨利、玛格丽特公主(Margaret of Scotland)和玛丽公主(Mary Tudor)。

玛格丽特公主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改善了与苏格兰的关系。

玛丽公主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二。

亨利七世为长子亚瑟聘娶西班牙阿拉贡王国的公主凯瑟琳,以缔结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及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同盟。亚瑟和凯瑟琳在鲁德娄城堡(Ludlow Castle)这一威尔士亲王的传统驻所渡蜜月,但两人结婚后四个月,亚瑟猝死,里奇蒙公爵亨利成为王位继承人。为继续保有与西班牙之间以联姻方式获得的友好关系,亨利七世说服凯瑟琳留下,并将其嫁给次子里奇蒙公爵亨利。

1509年4月21日,亨利七世在英国的里士满宫殿去世,享年52岁。埋葬于伦敦西敏寺东端的亨利七世礼拜堂。

为政举措

政治

在历时三十余年的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

亨利七世通过议会,宗教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巩固强大了王权,在中央 *** 中,新成立的枢密院取代了受制于贵族的咨议会;在地方 *** 各郡治安法官的职权被扩大了;在郡以下,决定权集中于小型教区会议手中;在司法体制上建立一系列特权法庭等。而国王的决定权并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各方面特别是议会法律的制约,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君权与议会达到了协调一致,共同维系著英国政治机器的运作。

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络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非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络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的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军事

亨利七世解散了封建大贵族们的私人武装,把武装力量紧紧抓在自个手里。亨利七世只有一次向海外派出英国军队,他倾向于使用外国雇佣军代劳。

由于亨利七世对封建领主卫队的解散,使得国家需要组建新的军事力量,但限于都铎 *** 的财政困难,还尚无能力建立常备军,于是国家实施招募雇佣军制度。通过把一部分流浪无业者招募入伍,一方面为一些流浪汉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可以用这批人去稳住、镇压另一些流浪汉。同时那些破落骑士,又有机会加入雇佣军为国王效力。所以,雇佣军增强了国王的力量,削弱了贵族,不仅由于它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足以贯彻国王的意志,而且还由于它为小贵族提供了就业空间。

财政

都铎王朝的建立之初,由于依靠议会批税导致议会对王权的制约,或者国王不经过议会批准而征税导致议会和臣民反对。于是亨利七世采取减少对议会的依赖的做法。亨利七世统治期间实行的财政机构和财政方法完全打破了中世纪的财政制度,亨利七世甚至亲自检查帐目,王室财富因此而极大增加,亨利七世完全不用依靠议会开会解决财政。

首先,依靠继承权,亨利七世获得了里士满伯爵,兰开斯特公爵,约克公爵的大片领地。他即位后连续5次下令恢复内战期间被贵族侵夺的王室领地,同时利用叛国罪法审判了1348名贵族,没收他们的土地,从而扩大王室领地面积达,王室领地收入也从1485年的2.9万英镑增加到1509年的4.2万英镑,占国王财政总收入的1/3。

其次,由于都铎王朝海外贸易大增,关税收入也增加,年均超过四万英镑。

经济

亨利七世任内奖励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扶植,亨利七世三番五次通过国家法令,禁止羊毛特别是优质羊毛的出口,甚至还禁止半制成品的呢绒出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农本经济产生了瓦解作用,王权控制着各种贸易往来,初步形成了保护工商业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统一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初步形成,城乡关系从对立到一体化过渡。

外交

1485年,都铎王朝开国君主亨利七世登上了王位。此时,英国只有不到300万人口,分别约为当时西欧两个大国法国和西班牙的1/5和1/2,领土面积也远比它们的小。英国没有常备军,更没有国家安危所系的海军。 所以亨利七世在对外关系上长期坚持的政策基准是:"不是角逐欧洲霸权而是谋求扩增贸易利益"。

这一外交政策后来被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继承和发展。

人物评价

亨利七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建立者,他结束了蔷薇战争,他开创的都铎王朝被以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统治英国24年之久。他充实了英国财政,限制贵族拥有过多的权利。他奖励工商业发展,创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在英国有贤王之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