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是谁的陪嫁之物?其寓意又是什么?
据《爱月轩笔记》记载,慈陪葬品里面有一翠玉白菜,大家都说这颗白菜是珍妃的嫁妆。不过珍妃的亲侄女唐石霞却表明那颗翠玉白菜并不是珍妃的陪嫁。 也有人说这颗翠玉白菜是光绪送给珍妃的,象征着多子多福。
翠玉白菜有什么特征?
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高5.07厘米,是一块难得的翡翠美玉。这棵翠玉白菜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整块半白半绿的翠玉、运用玉料自然的色泽颁布雕刻而成。绿处雕琢菜叶,白处雕琢菜帮。
在绿色昀浓之处,还有两只昆虫,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菜叶自然翻卷,筋脉分明。螽斯俗名“纺织娘”或“蝈蝈儿”,这种昆虫善于鸣叫,繁殖力很强,也是祝福他人多子多孙的意思。
白菜寓意清清白白;谐音“百财”;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翠玉白菜是哪个朝代的宝物
翠玉白菜,是在清朝时期雕刻的一个玉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关于翠玉白菜的文献很少,只知道这件玉器原本置于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宫,是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妃—瑾妃的嫁妆。玉器的雕刻一体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泽刻饰出绿色的菜叶与白色的叶柄;白菜的造型象征女子清清白白,而菜叶上还塑有两只昆虫,一只是螽斯、一只是蝗虫,都是象征多子多孙之意。翠玉白菜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肉形石等等书画、玉器是故宫博物院内最知名的国宝级展品之一。
翠玉白菜的作者介绍
翠玉白菜为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为百分之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
翠玉白菜是什么玉料
翠玉白菜的原料来自缅甸,它的翠色晶润淡雅,通透无暇。自古以来,人们鉴赏翡翠首先要看它的“种”。“种”多指翠玉的颜色和通透程度,有“玻璃种”、“水种”、“蛋清种”、“金丝种”、“芙蓉种”和“紫罗兰种”等。其中,透明度高,水分充足,颜色纯正的翡翠被称为老坑玻璃种。
翠玉白菜是不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宝之一
是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品三宝有:
翠玉白菜 传说此宝是从慈禧陵中流失之物,价值根本无法估计。现场可以看到菜 叶上的绿色乃是极品中的极品翡翠才独有的翠绿,哪怕是手指甲那么大一块都价值连城;而菜梗上的白色也恰倒好处地与菜叶相融合,确实是亿万中挑一的极品翡翠,加上精美绝伦的雕工,才造就了这一旷世奇宝!据介绍,这是清末瑾妃的陪嫁物品,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翠绿的蝗虫,一条螽斯虫。白菜寓意清白,意义深远,也有百财的意思,螽斯虫代表了多子多孙的意思。
毛公鼎 据考证,毛公鼎是距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在中国,有两件青铜器堪称青铜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另一件就是铭文最多的这件毛公鼎。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如图),洋洋洒洒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做此鼎的史实。鼎铭字迹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笔力遒劲,全篇一气呵成。该铭文是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
东坡肉形石 和翠玉白菜放在一起的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