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姜犹绩的成语解释
【成语】:敬姜犹绩
【拼音】:jìng jiāng yóu jì
【简拼】:jjyj
【解释】: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出处】:《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示例】:娄樗道:‘我爹叫我买两件农器儿,还买一盘弹花的弓弦。’孝移道:‘此~意也。’ 《歧路灯》第三回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文伯歜的'母亲敬姜早年守寡,靠缉麻线为生。文伯歜做了鲁相后,她仍旧操劳纺织。文伯歜认为她的这种行为与他现今的地位不相符。敬姜回答道:“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顺接】:绩学之士
【顺接】:重熙累绩 丰功伟绩 丰烈伟绩 汗马功绩 敬姜犹绩 皮弁素绩 殊勋异绩 殊勋茂绩
【逆接】:安祥恭敬 安详恭敬 杯水之敬 杯茗之敬 必恭必敬 毕恭毕敬 奉申贺敬 恭恭敬敬
【逆接】:敬上接下 敬上爱下 敬业乐羣 敬业乐群 敬之如宾 敬事不暇 敬事后食 敬天爱民
古文观止:敬姜论劳逸
《敬姜论劳逸》出自《国语·鲁语下》,说的是公父文伯反对自己的母亲敬姜纺绩,于是母亲就此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了一番大道理,警惕儿子要杜绝“淫心舍力”的恶习的故事。
公父文伯,即公父歜,是鲁国大夫。敬姜者,“敬”为谥号,姜姓,是公父文伯之母,也是季康子即季孙之从叔祖母。
有一天文伯退朝回到家,拜望母亲,看到母亲在纺绩,就对她说:“以我这样的家庭,您还亲自纺绩,我担心季孙发火,认为我不能好好侍奉您!”
说完之后,母亲长叹一声,说:“鲁国大概要灭亡了吧?让幼稚无知之人做官,却不告知为官之道?坐下来,我告诉你。”本来只是母子很平常的一次冲突,却在母亲敬姜眼里是一件大事,于是接下来她便展开了长篇大论。
敬姜围绕“ 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这一观点,以天子、百官、诸侯以及士大夫等不同身份的人应恪尽职守为例展开论述。
敬姜认为勤劳的好处多多,每一个人都要勤劳,并且要做到“朝乾夕惕,兢兢业业”。
天子要在每年春分时节穿着五彩礼服祭祀太阳,与三公九卿了解谷物生长情况,总的来说就是要知民间疾苦;而朝廷官员要尽心竭力辅佐君主,引导百姓做好各项事情;诸侯们清早听取天子布置事务和训导,白天完成日常政务,傍晚反复检查有关典章和法规,夜晚警告众官,告诫他们不要过度享乐,然后才休息;卿大夫白天处理好政事,晚上料理好家族事务;士人白天温习功课,晚间反省己身;自庶人以下的各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莫敢懈怠。
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虽然负责的事不尽相同,但都要勤勤恳恳。说完这些,敬姜还对女性该要做什么进行了补充。
她说:“ 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 ”不管是王后、公侯夫人还是卿、大夫以及士之妻,乃至一般人的妻子都要做好分内之事。
总之,不论男女都要用心劳作,有过则惩罚。因此,“ 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
列举了一连串的事例,敬姜又将话头回到自己和儿子身上,说自己如今是个寡妇,儿子职位又不高,从早到晚认真做事,还怕不能“克绍箕裘,踵武赓续”呢,而儿子今天却对自己说为什么不自图安逸!实在不该!
到这里,敬姜对儿子的劝导也就结束了。文章最后引用了孔子对敬姜的评价:“ 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这里的“淫”是贪图安逸之意,从孔子的话中可见其对敬姜是大为褒扬的!
总的来说,敬姜通过对勤劳的好处和安逸的坏处进行分析,对儿子苦口婆心良言劝诫,发人深省。后来,人们 用“敬姜犹绩”这一典故来指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 。
敬姜论劳逸,千年往事,可是现如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宋女愈谨"是什么意思?
意指女性孝且贤。
(君子谓女宗谦而知礼。诗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故训是式,威仪是力。」此之谓也。 )
本出《列女传》卷二《贤明传·宋鲍女宗》
而下文所指出自《蒙求》
宋女愈谨,敬姜犹绩。
[注释]《列女传》:“女宗者,宋鲍苏之妻也。养姑甚谨。鲍苏仕卫三年,而娶外妻,女宗养姑愈敬。因往来者请问其夫,赂遗外妻甚厚。女宗姒谓曰:‘可以去矣。’女宗曰:‘何故?’姒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女宗曰:‘妇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执麻枲,……且妇人有七见去。夫无一去义。七去之道,妒正为首。淫僻窃盗,长舌骄侮,无子恶病,皆在其后。吾姒不教吾以居室之礼,而反欲使吾为见弃之行,将安所用此!’遂不听,事姑愈谨。宋公闻之,表其闾,号曰女宗。”○《列女传》:“鲁季敬姜者,莒女也,号戴己。鲁大夫公父穆伯之妻,文伯之母季康子之从祖叔母也。……文伯退朝,朝敬姜,敬姜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敬姜叹曰:‘鲁其亡乎!使童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汝。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组织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使师尹维旅牧宣叙民事。少采夕月,与太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令,昼考其国,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而受业,昼而讲隶,夕而习复,夜而讨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自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则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否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辟!吾冀汝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也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嗣也。’仲尼闻之曰:‘弟子记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什么什么犹什么成语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困兽犹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
千里犹面】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
虽死犹生】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万死犹轻】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我见犹怜】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中馈犹虚】指没有妻子。
博弈犹贤】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风韵犹存】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迥不犹人】指卓然超绝,不同于人。
敬姜犹绩】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视死犹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玉漏犹滴】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忧和犹组成的成语是什么
没有含 忧、犹 的成语,含 犹 的成语如下:
风韵犹存 风:风度、风采;韵:神情、韵致;犹:还,依然;存:保留着。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迥不犹人 指卓然超绝,不同于人
过犹不及 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记忆犹新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困兽犹斗 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挣扎。比喻在绝境中还要挣扎抵抗。
千里犹面 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
万死犹轻 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我见犹怜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言犹在耳 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犹豫不决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犹解倒悬 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中馈犹虚 指没有妻子。
视死犹归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博弈犹贤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敬姜犹绩 《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虽死犹生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玉漏犹滴 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犹豫不定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戢:停;焚:烧。战争就像玩火,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