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由义(居仁由义出自哪里)

作者:tvf2h 日期: 分类:成语 浏览:49
本文导读目录:

居仁由义的意思

【成语】居仁由义

【拼音】jū rén yóu yì

【解释】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对吗

1、解答:

是的。

2、原文: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3、译文:

王子垫问:“读书人做什么事呢?”

孟子说:“崇尚志向。”

王子垫又问:“怎么崇尚志向呢?”

孟子说:“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及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而已。如果杀一个无罪的人就不是与人相互亲爱,不是自己的东西拿来用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一个人应该处在什么地位?应该处在与人相互亲爱中;应该走在什么道路上?应该走在最佳行为方式的道路上。处在与人相互亲爱中并行为于最佳行为方式,做大人的条件也就具备了。”

4、注释:

王子垫:齐王之子,名垫。

简要分析孟子的居仁由义的思想

人应该住进宅心仁厚的精神家园,应该遵循大道而行。但在现实中,孟子看到人们眼里都是利益,人人追求华堂大屋,走争权夺利的道路。这是缘木求鱼颠倒了追求的方向,对此,孟子曾经批评过梁惠王,说“王何必言利”,认为梁惠王的认识不到位思想境界不高。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一段有价值的人生,应该追求仁义。不应该追求华服美色、功名利禄,而应该居住在仁这座最华美的精神家园中,行走在正义的道路上,这样才是大人君子的追求。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爱人、推己及人的一种主观情感。在春秋时期,同样提倡爱人的还有墨家学派。但在爱人的实践上,儒家和墨家有明显的分野。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要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爱人。也就是说,儒家的爱是有先后顺序的,人应该首先爱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同学师长、同事上级等。而墨家认为儒家的爱太吝啬,应该撒向世界全是爱,毫无差别地爱别人,这才是“兼爱”的大境界。孟子坚定地支持孔子的仁爱思想,他认为墨子撒向天下全是爱,把对父母的爱淹没在天下人之中的做法,就等于不爱父母,就是禽兽。

孔子认为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君子所应该有的道德品质。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道德品质中义是根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的文化修养;态度谦逊不自满骄傲;对人对事处之有信。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孔子对仁义的定义很笼统,没有回答仁义从何而来的问题,而孟子将仁义并举,系统地回答了仁义的来源问题,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见。

居仁由义是大学精神吗

居仁由义 出自《孟子·尽心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意思是“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

而你说的大学,我不知道你讲的是哪个“大学”,如果是四书中的“大学”,那么《大学》着重讨论个人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又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之为“八条目”。它与《孟子》同为四书之一。

如果你说的大学是现在的教育机构,那么任何有沉淀的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称为校训,目前好像没有哪所大学的校训是“居仁由义”,不过当你成为一代教育家,可能会把这个当成校训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中居的意思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中居的解释

安着,怀着:

原文

孟子曰:“自暴(1)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2)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 哉!”

注释

  (1)暴:损害,糟蹋。(2)非: 诋毁。

原文翻译

   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抛 弃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做的。出言使低毁礼义,叫做自己 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行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 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把最 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最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这 可真是悲哀啊!”

关键词: